7月15日,骄阳似火,记者走进金鹰重型工程机械股份有限公司(简称金鹰重工)大机事业部车间,看到的是一派火热的生产景象。
在23道铁轨上,一列崭新的CJH-I型道岔大部件应急更换车组正在进行最后的调试。技术员认真检查每一处,螺栓的扭矩也精确到0.1牛米。不久之后,这列身披金鹰标志的高铁“急诊车”将启程奔赴乌鲁木齐,在我国西北铁路建设一线服役。
这列已被订购的“高铁急诊车”藏着怎样的创新密码?项目负责人、金鹰重工工程机械研究院大型养路机械所工程师马琦自豪地介绍:“以前换高铁道岔大部件要三个‘天窗点’,现在一个点就能搞定!我们设置的双机联控就像人的左右手,能同步协作,误差控制在毫米级。智能化设计让工人们不在一处就能配合精准操控,减少因不同步带来的新部件隐形损伤。”
与此同时,在武铁襄阳供电段兴山客专综合维修车间,一台金鹰重工生产的新型JJD接触网检修车正接受上市前最后的考核。指导司机覃建鄂反馈试用感受:“老式检修车进隧道时轰隆隆,震得人手发麻,新式检修车不仅没噪音尾气,操控台还多了智能显示屏。”能有这么好的试用体验,原因是金鹰重工研发团队将检修车的传统柴油动力升级为“油电混合+500kW电阻制动”,攻克了长大隧道检修的环保难题。
新产品能否打开新市场,是科技成果落地的“试金石”。今年4月,金鹰重工研制成功全球首台履带式道岔焊机。项目负责人、金鹰重工工程机械研究院大型养路机械所工程师邹海龙介绍,随着我国铁路事业发展,原有焊机无法满足作业需求,在国铁集团的支持下,金鹰重工研制成功公铁两用履带式道岔焊机。
从1998年打破国外垄断研制出国内首台步进式捣固车,到如今拥有130多个品种产品、坐拥四个“全国第一”,金鹰重工的发展史,就是一部以标准提升竞争力的奋斗史。
“当年被外国标准‘卡脖子’,现在我们的标准走向了世界!”从跟随者到领跑者,金鹰重工人最骄傲的是已经掌握的铁路工程机械核心技术,是已有的260多项授权专利、40多项发明专利以及参与编制或修订的20多项技术标准。
金鹰重工工程机械研究院副院长赵建利翻开公司助建雅万高铁项目档案介绍,金鹰重工生产的轨道工程装备在铺轨建设、设备及人员运输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当时,为适应印尼湿热环境,研发团队定制化地给48头打磨列车穿上“防潮衣”,“连螺栓防锈工艺都重新设计,当地工程师竖着大拇指说‘中国标准真靠谱’。”
作为行业技术发展的关键参与者,金鹰重工率先强化标准体系建设,致力于将成熟的企业标准上升为行业乃至国家标准,以“率先制定标准,率先推向市场”的策略,在国际竞争中掌握话语权。
如今这一理念已结出硕果:公司产品远销全球20多个国家,出口量居国内行业第一,实现了从出口产品到输出标准的华丽转身。
从“跟跑”到“领跑”,金鹰重工正在用行业标准赋能“中国方案”,用以科技创新驱动产业升级+以数字技术重塑制造体系的“两深”融合点燃“智造”引擎。
“我们正以‘自主化、简统化、集约化、信息化、智能化’为要求,推动全系列产品提档升级。智能化配砟车、曲面钢轨打磨车等研发项目正在加速推进。”金鹰重工党委委员、副总经理夏福坤介绍,在智能化研究领域,公司多年耕耘,已构建起覆盖智能运行、智能作业、智能维护的施工运维成套装备智能体系,依托人工智能、大数据、5G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将持续为轨道交通智能运维提供强力支撑。
Copyright © 2002-2025 Casino USDT 版权所有 非商用版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