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台产品重达700吨,制造周期超40个月,这是为广东省某核电站制造的产品,也是我们生产的第5台和第6台三代核电CAP1000蒸汽发生器。”日前,记者来到哈电集团(秦皇岛)重型装备有限公司采访,公司生产制造部负责人李金汉说,“这批产品是我们自主研发的三代核电CAP1000蒸汽发生器,标志着中国已完全掌握三代核电CAP系列蒸汽发生器技术,实现了批量化制造,代表着机械设备制造的最高水平。”
核电蒸汽发生器是深藏于核电站钢铁巨躯的核心,是庞大能量转换系统中最精密的枢纽,它的“任务”是将数千根合金管道中奔涌着炽热的核能,转化为驱动涡轮的纯净蒸汽,因此被誉为“核电之肺”,对核电厂安全稳定运行至关重要。
对于制造难度,李金汉说:“在数千根细长合金管与厚重管板之间焊接,难度堪称‘针尖上起舞’,需在毫米级尺度内确保每一条焊缝数十年无泄漏,大型锻件整体成型、精密装配,每一项工艺都是对制造精度的极限挑战。”
哈电集团(秦皇岛)重型装备有限公司的工人在核电设备生产车间工作。 通讯员 王继军 摄
为提升核电装备制造水平,哈电重装推进“智改数转”,高水平赋能工业制造,不仅独创制造工艺与流程,更构建了严谨的核安全文化体系,实现质量与进度双保障,赢得市场广泛认可。截至目前,该公司CAP系列蒸汽发生器合同额达35亿元,生产周期已排到2030年。
作为国内重要的核电装备制造基地,哈电重装经过多年努力,成功打破核电制造技术的国外垄断,承担起核电技术国产化重任,产品已覆盖国内外20余个核电站。
据悉,目前在建的这批CAP系列蒸汽发生器共10台,为后续“国和一号”等自主核电产品的批量化建设,以及“走出去”战略打下基础,将有力推动我国能源结构转型和实现“双碳”目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
Copyright © 2002-2025 Casino USDT 版权所有 非商用版本